
智慧水務
- 項目背景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國的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相較于前兩次的目標,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更加雄心勃勃,充分體現我國低碳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彰顯大國擔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與高度贊譽。在雙碳的大背景和要求下,實現供需動態平衡、保證污水處理質量、減少能源浪費,是當前污水處理廠的必然趨勢。
- 解決方案
——基于區塊鏈技術碳中和工藝精準管控定制系統
系統自動計算出的碳排數據,并可從不同時間周期、排放源類型等多種維度進行展現,幫助用戶快速洞察碳排情況,幫助用戶做到“摸清家底”“精細管理”。在碳足跡完全清晰的基礎上,利用精準曝氣、精準加藥及其它工藝碳排管控手段讓廠區趨于實現碳中和目標。
——基于區塊鏈技術一體化模塊定制系統
專業設計師在同一數據庫建立多個工程和項目,可以定義污水廠結構、用戶權限等內容,通過區塊鏈技術實施追溯系統能夠將污水廠采集到的信息進行無縫收集和存儲,在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匯總給工藝調整優化提供決策依據,使平臺成為污水廠管理經驗、知識沉淀的平臺,從而達到污水廠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攣生系統
通過Walkinside,將設備在其工廠環境下的3D視圖與表格、文本及2D信息關聯起來,運維人員可以在3D圖中快速查看設備位置,有助于實現維護任務的仿真、規劃和執行,或只需在3D視圖內點擊設備,直接訪問備特性、文檔等信息,實時掌握設備的真實狀態,輔助決策,從而提高運行和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運維效率,降低事故率和停工率。
——污水廠運維管理平臺
結合前端的的硬件設備,對污水廠底層的各工藝的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并在過程中將設備采集到的數據通過設備認證直接上鏈,確保原始數據的可信、可溯源,在此基礎上建立各工藝的數據模型,為頂層管控系統提供模型基礎。將污水廠在線監測數據、化驗數據、運行數據、設備信息等工藝數據,采購、營銷、工程項目審批、人事、檔案管理等業務數據,及財務管理、文檔資料、視頻資料等海量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使污水廠的運營活動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動態關聯和有效管理,輔助運營人員實時掌握污水廠運行現狀。
- 項目成效
通過基于區塊鏈碳中和數字化污水廠系統的建設可以將傳統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和碳排放大幅降低,在精準加藥的助力下運行半年后,預計減少藥劑損耗的 15%-25%左右;在精準曝氣的助力下預計節約曝氣能耗的5%-10%;運行半年后,控制模型通過自學習,控制精度會逐步提高,預計節約能耗的10%-15%,在出水穩定達標的基礎上實現曝氣環節的節能降耗;實現了廠區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先進管理模式,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目標。
- 核心價值
該系統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結合先進設備,將數字化、仿真建模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于智慧污水廠的設計、施工、運維、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做出項目協同設計、數字化交付、可視化運維、智能資產管理、工藝仿真優化、節能降耗等解決方案。同時結合源頭減污、管網截污、防洪排澇等模型的建立及智能硬件設備的應用,不斷提高污水廠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的“智慧”性,解決管理部門無法全面實時掌握環保數據的后顧之憂,推動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實現節能減排,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取得“環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共贏。